南太湖 | 论坛导航 | 房产 | 家居 | 美食 | 公益
网站首页 金融资讯 最新活动 理财论坛  
频道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:2016中国保险交漂亮成绩单 险企出海莫忘国内市场大有可为
时间:2017-01-19  | 南太湖理财 money.nantaihu.com 

    南太湖理财网讯:据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,全国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1.4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.1万亿元,年均增长16.8%;行业净资产从2011年的5566亿元增加到2016年11月底的1.76万亿元。


    “我们估计,未来中国保险业在保费增长的比率保持在15%左右,甚至说,20%的增速也完全有可能,并且是可以实现的目标。可以看到,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、潜力巨大。”1月16日,在凤凰国际智库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、中国保险学会主办以“挑战与未来:中国险企如何向世界出发?”为主题的中国保险行业国际化发展论坛上,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对中国保险业充满信心。


    周延礼是保监会成立之后最早的一批监管官员之一,多年来直面财险市场起伏,在演讲中,他语速和缓,数据信手拈来,有着学者型官员的儒雅风范。谈及保险业的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,他告诫走出去的险企要先弄明白前路的方向—— “走到发达国家的市场去,那里基本饱和。走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去,但新兴保险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?制度、规则究竟是怎样的?这些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。反观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,潜力巨大。”


    他也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:“规模不大、没有影响力,甚至想发展起来做大做强也很难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些机构还在“烧钱”……特别是有一些代表机构,长期在海外,研究市场也研究透了,但是始终没有进入这些市场。”


    国内保险业“春天”,险企莫扎堆去国外“过冬”


    中国保险业是经过了一波三折,所谓的“一波”,应该说是从1949年后,中国保险业就在海外设立了很多机构,比如在东南亚地区,早在40年代末、50年代初,中国保险业在东南亚各国,甚至南亚地区都建立了保险机构,主要是有中国保险公司、中国人寿保险公司,这些都是“老名字”,但是现在又是“新名字”,概括来说,这就是“中国保险业发展海外布局的1.0版本”。


    改革开放后,是“中国保险业发展海外布局的2.0版本”。中国保险公司(现在改名为太平保险公司)在英国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,也已有30多年的历史。在港澳地区设立的一些保险机构,其中有一些是老机构,比如在香港地区的中保、太平保险公司,这些都是解放前在海外设立的一些机构,原来在华人集团的名下进行管理经营,发展中国的保险事业。


    回顾改革开放之后所走过的路程,我们基本坚持服务于国家对外贸易的原则。当时我们提出要把贸易、金融、银行保险一起推出去。当时,一位国务院领导同志也积极主张银行、保险能够配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,特别是配合对外投资,提高服务对外贸易的能力和水平,保障对外贸易能够顺利进行。

 
    说到贸易,主要有这3大块内容:一是运输,二是银行,三是保险。说起银行,保险也是不可缺少的,这是支持国家对外贸易走出去的重要支撑。


    对外贸易、对外投资和金融、保险是分不开的。所以,如今进一步推动中国保险业在走出去战略过程中,把保险和国家对外贸易、对外投资有效结合起来,也是需要深刻思考和反思的问题。


    谈到对外贸易,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觉——对外贸易往往和国际经济密不可分。如今,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,那么现在究竟是哪方面挑战最大?未来又会是怎样?


    第一,我们面临着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。


    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有一句名言——“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一道墙。”此外,他也要中止奥巴马政府提出TTP的贸易协定谈判等等。当然,除了特朗普有这些想法外,国际上也有这样一股大潮流,有着深刻的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。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。


    那么,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?如何解决这一问题?是我们当前非常急迫的一个问题。


    第二个挑战,是我们对全球经济秩序一体化的要求、全球经济贸易投资规则多元化的诉求。这一挑战涉及到自主层面,需要解决经济秩序。虽然我们有世界贸易组织,但是,各国根据本国的经济贸易投资现状,来考虑在制度建设,特别是在经济贸易制度建设方面的利益问题,以及如何把我们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形成一体化发展战略?这个挑战也是当前最紧迫的,我们也需要深刻反思。


    第三个挑战,是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、发达国家保险市场面临饱和的挑战。如今,中国要走出去。那么该往哪走?走到发达国家的市场去,那里基本饱和。走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去,但新兴保险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?制度、规则究竟是怎样的?这些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。


    反观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,潜力巨大。我们估计,未来中国保险业在保费增长的比率保持在15%左右,甚至说,20%的增速也完全有可能,并且是可以实现的目标。可以看到,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、潜力巨大。


    第四个挑战,是中国保险机构走出去的需要是否与新兴保险市场合作意愿相匹配。保险机构走出去,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与谁合作、怎么合作。对方愿意不愿意合作?合作的基础在哪里?如果处理不好,形成单向的行为,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。所以我们要处理这些问题——包括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有一些国家的积极性比较高,欢迎中国投资;有一些国家更多在考虑本国利益,消极等待;还有一些国家有抵触情绪等等,各种情况都存在。所以这也是我们保险业走出去,实施国际化战略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。


    中国保险市场猛增27.5%,全球才不到4%


    谈到未来,我们究竟该怎么办?我想讲以下三个方面:


    第一,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。


    第二,中国保险国际发展战略的思考。


    第三,中国保险业国际监管的总体思路。


    中国保险业发展基本状况,总体来看,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,中国保险业的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,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要求,也是中国走出去的必要选择。可以解决我们对外贸易,对外投资和对外合作的一些问题,也是适应全球化,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方面的必然选择。


    现今的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可以支撑中国保险业走出去。根据2010年至2015年数据,2010年,中国保险业是1.2万亿元到1.3万亿元的水平,2015年是2.4万亿元,2016年,原保费收入是3.096万亿元,同比增长27.5%。保险总资产也保持着双位数增长,总资产是15.10亿元,同比增长22.2%,在提供风险保障、保费支出和赔款方面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,支出总额是1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84%。通过这几个数据,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的潜力、其空间是巨大的。


    要说中国保险业走出去,其实不要忽视中国国内也有巨大发展空间。不能丢了这里的市场,跑到已经饱和的市场去,或者去新兴市场抢生意,是我们需要深思的。所谓合作就是要实现共赢,而不是一方输一方赢,这样的合作无法长久,也实现不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互利共赢、合作共赢是我们走出去,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。


    2016年,中国在国际保险市场的排名已超日本,现在是世界第二。2016年,全球保险业的增长比率只有不到4%,而中国实现了约27.5%的增长,这是对世界保险业的巨大贡献。按照2015年数据,我们对国际保险市场的贡献度是26%。可以看到,中国给全球贡献了1/3的经济发展,在保险领域,中国也给世界贡献了约1/3的发展,这说明,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互动性关系是一致的。


    进一步对2010-2015的资产和利润数据进行分析,我们的保费、利润都在增长快车道上。比较这5年的数据,2010年,保费总资产是5万多亿元,到了2015年是12万亿元,差不多是增加了两倍半多。利润方面,2010年是837亿元,2015年是2824亿元,也是增长了两倍半。可以看出,我们实现了“又好又快”的增长,这说明中国保险业在健康发展上稳步推进。这也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,没有这样的发展环境,很难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结果。


    2017年,受到资本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,我们的利润预期可能没有2016年那么好。但是,也可以保持约5%-6%的收益率水平,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收益率水平。从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保险业和资金运用这“两个轮子”同步快速增长的势头。


    做足海外调研却走不进市场不少机构还在“烧钱”


    中国保险业的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从哪几个方面体现?


    先来看中国的“走出去”。中国的“走出去”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,率先实现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,加入世贸组织时,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护银行业,让保险业在银、证、保三个行业中率先开放,看一看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水平究竟怎如何,甚至在国内市场经营方面,我们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希望。2001年12月11日,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,保险业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时期,回顾这15年我们走过的路程,实践证明,金融行业中,保险业的开放效果是最好的,时间也是最早的,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。


    当然,外资的进入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技术,尤其是他们的管理方式,对我们加强市场监管、提高保险业在参与国际化,甚至同场竞技方面长了本事,应该说,是非常感谢外资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所做出的一些巨大贡献。


    与此同时,外资的进入也提升了保险业创新和服务能力,完善了保险市场主体。以前,我们主要是以中资保险机构为主。1992年前,中国人保“一家独大”,1989年,我们批准了平安保险公司,当时,平安保险主要在蛇口工业区逐步向外设立分支机构。1990年,恢复营业的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,在这之前,太平洋保险公司也是交通银行的一个保险部[l1]


    1992年9月28日,AIG率先在上海开展营业,我们批准AIC开展财产保险业务。随后,又批准以友邦保险公司的名义在上海开展了人寿保险业务,在这一过程中,友邦保险公司引进了代理人制度,有利地带动了寿险代理制度发展。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,在适应开放性环境下做好寿险业发展,也是一个创新,甚至是一个巨大进步。外资保险公司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这是对外开放互利共赢的效果。


    截至到2016年年底,共有16个国家地区、[l2] 境外保险公司,在中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。其中,财产保险公司22家、人身保险公司28家、再保险公司6家,还有资产管理公司1家。这些主要是在欧洲、美国、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。而中国的险企要往这些国家进行渗透、合作甚至竞争,我们的能力水平究竟怎么样?准备好了没有?有没有这种产品创新、管理能力,适应这方面市场的需要?


    这几年,有几家机构——比如复星集团、安邦集团,通过收购兼并的形式进入了这类(发达国家保险)市场。但是,真正要在这些地区设立公司还是比较困难的,审批的过程也是很漫长的,要实现中资走出去,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市场情况,掌握市场的运行制度规则,还有市场的一些习惯。要做好这些事前功夫,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是不行的。


    我们缺乏人才,缺乏真正懂得所在国法律的人才、保险人才、市场运行的人才,包括我们在如何利用好、管理好当地人才,以实现我们发展的目标,还很多的工作要做,往往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够。


    观察中国的“引进来”,外资保险公司在这段时间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是,它从市场规模上来看,仍然市场份额较低。这有多方面原因,一方面,这需要一个适应市场的过程,需要克服水土不服。另一方面,海外的经营管理文化如何与中国市场文化对接,也是外资保险公司要深入考虑的关键问题。在发展过程中,因为文化等因素遇到了很多矛盾,如何解决这些问题,也是外资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经营的时候要深入考虑的。


    在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目前有12家中资公司在境外设立了38家类保险营业机构,类[l3] 保险营业机构是有多方面、多种形式的,一是包括6家寿险公司、14家财险公司,还有11家资产管理公司,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资金运用,这些公司的绝大部分都是在香港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,真正走到欧美发达国家,我们还没有做到。此外,还有5家中介机构、2家控股公司、4家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了8家保险处。2015年,境外保险类机构总体经营比较平稳。


    当然,还存在一些问题——规模不大、没有影响力,甚至想发展起来做大做强也很难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些机构还在“烧钱”,做的规模不大、自我盈利的能力实现不了,这些问题上我们都要考虑好。特别是有一些代表机构,长期在海外,研究市场也研究透了,但是始终没有进入这些市场,这对我们的保险机构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。所以,我们要做好海外机构的布局和发展,深入研究机构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战略部署。(战略家)

 
 相关新闻导读
·全方位服务 太医管家架起空中健康通道
·中国太保获“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先进集体
·风雪中守护回家路,太保服务温暖团圆年
·中国太保产、寿险连续多年双膺经营评价A级
·脑健康服务再升级 太医管家“守护脑健康”专
·中国太保寿险举办首期养老规划师认证培训
·太保家园青岛国际康养社区开业
·焕新升级太医管家助推ESG理念下企业健康管理
 最新新闻导读
·中信银行杭州分行为“礼帽出行”司机积极提
·中信银行湖州分行依托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助力
·中信银行以“六送六进”活动助力“普惠金融
·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中信银行
·不误农时不负春 中国太保奏响春耕“协奏曲”
·中信银行香港分行正式开业
·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就“优化支付服务 推动‘
·邮储银行ESG贷款助力东盟国家来华投资企业高
 
活动专题
·中国工商银行湖州分行爱购年货节
·邮储青年创业贷款对接会召开
·工商银行:杭州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
·世界冠军来了!南太湖畔,开幕式燃爆
·一户一墩不是梦 中国银行帮你圆
·稠州银行湖州分行组织开展元宵节系列活动
·邮储银行“528”十一周年青年创业贷款对接会
·台州银行湖州分行“牛年画牛”活动启动!
·南浔银行小金象智能储蓄罐形象代言人评选开
·湖州各家银行关于ETC优惠政策大汇总
版权所有:南太湖理财 Copyright © 2010-2015 nantaihu.com All Right Reserved.
频道服务热线 客服电话:400-0572-111转1188 客服微信号:nthlc001  理财交流QQ群:80317929
信息产业部备案/经营性许可ICP:浙B2-20110217